曾国藩说:“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,若一慌忙,便恐有错。”
当一件事情到来,不必急着去回应它,你要允许事情悬而未决。
不要过于期待完美或迅速的结果,也无需提前焦虑和害怕。
不管你遇到什么问题,千万别着急,别一上来就急于回应,你越急就越适得其反。
与其时时担忧,不如静观其变,活在当下,享受当下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别为过去哭泣,过去已经过去,别为未来焦虑,未来还未到来。
如果你知道怎么去慢下来,你将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。
在路途上,在吃饭时,在洗碗时,在行走时,在睡觉时,时时刻刻都是觉醒的。
当事态发展不利于你的时候,缓为上策。要知道,欲速则不达。
诸葛亮曾说:“心急智乱,静则生慧。”
内心足够静,福报就足够深。你并不需要总是急着回应、急着解决、急着证明。
急事宜缓办不是拖延,是给大脑腾出折叠空间。以平稳心、不疾不徐,稳中有进的智慧处理,一切会越来越好,一顺百顺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急性子的人做事风风火火,有事恨不得马上解决,一言不合就翻脸;藏不住事,没耐心,往往急火攻心,容易生病,燥气添怨,容易生恨;心浮出错,容易生悔。
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冲动或急躁,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,导致事情的发展偏离了原本的轨道。
着急其实是人性贪欲外显的相。因为某种程度上,它就是想跳过过程直接到达结果,而且还是一个有所求的理想结果,完美结果。
但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其规律,早一分晚一秒都有其定数。
你所执着着急的,都在悄悄地控制你。当一个人对一切人事物境缘有了贪欲,有了执着,千方百计地想去占有、控制,外在的一切也会侵占你的情绪,消耗你的能量,控制你的意识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高手像镜子一样安静如实地展现一切的发生,物来则现,物去则消,不跟随、不控制、不评判、觉知一切,观照一切,让万物在其中自在生长。
连古语都说:“心平能愈三千疾,心静可通万事理。”
人必须得循序渐进,保持节奏,让自己安住下来,不过度在意掌控感,戒骄戒躁,才能无上清凉。
《孙子兵法》中云:“是故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百战百胜虽然高明,但并不是最高明的用兵策略;能够不通过战斗就使敌人屈服,才是最高明的用兵策略。
竹子要扎根三年,才能拔节猛长。这是自然规律,也是生存法则。我们要尊重规律,懂得顺其自然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很多人知道要顺应规律,可一旦事情发生,就乱了方寸,做不到了。
明白道理和实践道理,这是常人和强人的区别。前者知道却做不到,后者知道也能做到。
老子曰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顺其自然,从来不是放弃,而是不再强求。
天道的规律是,物极必反,否极泰来。
允许有失误,有遗憾,不合理的事情存在,允许一切如其所是,而非如你所想。
接受悬而未决,不是摆烂放弃。不是随遇而安,而是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。
三维世间的真相是缘起性空,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无常既是恒常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《金刚经》中说:“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”
这句话犹如晨钟暮鼓,振聋发聩,叩问着灵魂深处。
心无所住,意味着不被任何事物牵绊,不滞留于过去的遗憾、当下的困境、未来的担忧。
你要明白,人生是旷野,不是轨道。生活不是为了赶路,而是为了感受路,人生不必太用力。
山有山的错落,我有我的平仄,在这眼花缭乱的时代,慢慢来是我对生活的一种诚意。
做三月四月的事,在八月九月自会有答案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就像苏洵说: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然后可以制利害。”
当事态不利于你的时候,静则为吉,不乱就是不错,尤其是你的心千万不能乱。
要知道流水不争先,争的是滔滔不绝。所以,允许自己慢慢来真的是一种很值得培养的能力。
欲速则不达,人生不是田径赛,并非谁快就谁赢,而且人生就是,急也没用。
《道德经》里说:“骤雨不终日,飘风不终朝。”
人生亦是如此,经历多了,才发现一岁有一岁的味道,一站有一站的风景。
自古好事多磨终成事,佳期难得自有期。要相信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